vic 空间

vuePress-theme-reco Vic    2020
vic 空间

Choose mode

  • dark
  • auto
  • light
西方哲学
  • 哲学源自惊叹
  • 哲学双重系统
  • 努力安顿自我
  • 协调人神关系
  • 理性发出光芒
  • 启蒙必有挣扎
  • 伦理学的争议
  • 存在主义思潮
GitHub

Vic

0

Article

0

Tag

西方哲学
  • 哲学源自惊叹
  • 哲学双重系统
  • 努力安顿自我
  • 协调人神关系
  • 理性发出光芒
  • 启蒙必有挣扎
  • 伦理学的争议
  • 存在主义思潮
GitHub
  • 西方哲学的简单回顾
  • 存在主义
    • 存在主义的由来
    • “存在”的用意
    • 存在主义的特点
  • 克尔凯郭尔
  • 尼采

存在主义

vuePress-theme-reco Vic    2020

存在主义


Vic

# 存在主义的由来

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,法国作为战胜国,它的思潮在欧洲本来就具有指标性;而德国战败之后,德国方面的思想受到压抑。法国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许多重要的作家。他们以小说、戏剧、散文来引导文化界的风潮,加上少数的学术论文,这些人的表现极为杰出。

譬如当时的法国文化界,1957年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,1964年同样是法国人的萨特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。短短七年之内,有两位法国作家得到诺贝尔文学奖,这是很少见的,代表他们的影响力扩展到全世界了,像他们一样水平的作家,法国当时还有好几位,他们的作品引发思潮,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存在主义。那么,他们有什么样的基本立场和观念呢?

萨特在1946年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,题目就是《存在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》。既然它是一种人文主义,就代表这个新的学说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,对人性有基本的尊重,往这个方向思考就对了。

# “存在”的用意

要了解“存在”这个词,至少要有三个角度的思考:

一、“存在”与“本质”是相对立的概念,但是同时也互补,两者不能分开。基本上只要是合理的东西、不含矛盾的东西、可以想得通的,都可以说得出来。而前面所谓“合理的”,也就是对本质的认识。有这样的观点,才会延伸到后面黑格尔说“凡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”,或者说“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”。这种观点通通叫做“本质先于存在”,显然是肯定了理性的特别作用。

二、现在说道存在主义,很多人都会想到萨特说的一句话“存在先于本质”。这里的“存在”显然有着特别的含义。beings作为名词,表示万物;Being作为动词,是作为根源的、是万物存在的最基本的动力(我们要把它翻译成“存在本身”)。
万物的存在还可以进行分辨,进一步看,万物中只有人类有创造力,甚至可以创造自己。所以,在与存在本身对照的时候,人的存在最特别,它与万物都不一样。从这个意义上看,万物只是在那儿,它就是那样子;而人的存在不一样,他可以创造自己,也就是说他可以做各种选择。

三、当我们说万物可能是在那儿,二人是真正存在的,也就是说,只有人会面对痛苦、罪恶、死亡,有各种烦恼、焦虑、恐惧。从这个角度出发就知道,存在主义的“存在”是从这个背景脱胎而出。

存在主义的“存在”这个词只能用在人类的身上,再进一步,甚至只能用在个人身上。这就是存在主义明显的标志。就是把“存在”这个词规定为只能用在个人身上。但是个人有时候也与万物一样,好像存而不在,只是活着而已。这就是存在主义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。

# 存在主义的特点

  1. 存在主义肯定单独的个人,个人不能再依附在群体中。因为两次世界大战让我们知道,每一个个人都是独特的,不能把他当作群体或战争里面损伤的数字来看待,所以首先要肯定单独的个人。

  2. 重视个人的自由与抉择。你是一个个人,所以你自己要负责,要自由去做抉择,否则你这个人可有可无。

  3. 要强调主体真理(主观真理)。存在主义认为一定要有个人的体验,这种真理除了发现真相之外,还可以产生行动的力量,是活生生的、不能脱离行动主体的,所以把它称作主观真理或主体真理。

  4. 强调人要向着存在本身去寻找定位。怎样证明你存在?必须找到根源,看看你与存在本身能不能接上线。你掌握到存在本身,个人的生命才能够定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