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ic 空间

vuePress-theme-reco Vic    2020
vic 空间

Choose mode

  • dark
  • auto
  • light
西方哲学
  • 哲学源自惊叹
  • 哲学双重系统
  • 努力安顿自我
  • 协调人神关系
  • 理性发出光芒
  • 启蒙必有挣扎
  • 伦理学的争议
  • 存在主义思潮
GitHub

Vic

0

Article

0

Tag

西方哲学
  • 哲学源自惊叹
  • 哲学双重系统
  • 努力安顿自我
  • 协调人神关系
  • 理性发出光芒
  • 启蒙必有挣扎
  • 伦理学的争议
  • 存在主义思潮
GitHub
  • 伦理学的争议
  • 极简西方伦理学
    • 伦理学是什么
    • 西方三派伦理学
    • 如何做道德判断

极简西方伦理学

vuePress-theme-reco Vic    2020

极简西方伦理学


Vic

西方从有哲学以来,一直关心人的意志在做选择的时候所涉及的善恶问题。爱智慧的人,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明确的规范。而价值观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人与人如何相处,也就是伦理学上的一些观念。

# 伦理学是什么

伦理学是大学哲学系的一门必修课,英文叫做Ethics,来自Ethos(习俗)。从古到今,任何一个族群都有自己的风俗与禁忌,规范人们应该做什么、不应该做什么,这就是习俗的内容。“伦理学”一词来自于习俗,设定人与人之间的规范,重视群体里稳定的秩序。

另外,伦理学又称为道德哲学,这样就更清楚了,也就是从哲学的角度对道德加以反省。到探讨:应该或不应该是怎么来的?问什么我要遵守?所谓道德就涉及个人的自由选择,有他内在的基础。所以伦理与道德这两个词,在中文里面可以交换使用。

事实上,一般讲伦理的时候会侧重外在的秩序,讲道德的时候会强调内在的基础,但都是指涉一个人在行动时所必须遵守的规范。合起来看,伦理学最主要是要讨论两个问题:第一,如何界定善恶?第二,为什么要行善避恶?这么一来的话,就知道伦理学这门课如何与人直接有关了。

# 西方三派伦理学

  1. 效益论,一般来说,英语体系国家,从英国经验主义以后,都比较推崇效益论。效益论在建构社会秩序与采取政治措施方面有它明显的作用,也有具体的内容值得我们参考。效益论认为,善在于效益,也就是考虑行为的结果。

  2. 义务论,义务论在康德的主张中表达得最清楚。事实上康德之前,西方宗教里面谈到道德的时候,几乎都是义务论,人要遵守上帝得诫命,其中得道德规范都是义务,没有什么好商量的。康德在探讨“我应该做什么”的时候,清楚采取义务论的立场。判断一个行为是不是善的,要看一个人的动机,也就是“善的意志”,简称善意。

  3. 德行论,善在于人生的修养过程。换句话说,你不要再问“善在什么地方”,而要问“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”。否则,我们有任何修养,没有成为善人,那么我做的善事恐怕只是碰巧而已。

一般来说,在公共政策上,也就是政治领域,“效益论”比较受到重视;“义务论”比较适合个人在行动的时候,出于对义务的尊重,有良善的动机;“德行论”注意到整个生命的过程,要养成好的习惯,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,成为一个善良的人,德行论在教育领域有较大的影响。

# 如何做道德判断

首先,人为什么要做道德判断?当然要先肯定人有自由。但是人有自由的话,就牵涉到所做的事是“该做的”还是“不该做的”,接着就有随之而来的责任问题。因此,我们要先了解:为什么人要做道德判断?这是因为人的理性有限,同情心有限。

“理性有限”是说,有许多事该做,但是你不见得知道;或者你就算知道,还是倾向于满足眼前的需求,没办法做长远的考虑,或者先满足表面强烈的需求等等,这就代表理性的作用有限。

“同情心有限”是说,你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之后,还能关心多少人呢?顶多是周围的一些亲友而已。所以,在理性有限、同情心有限的情况之下,做道德判断是有必要的。

另外,人还有一种自然的倾向,可能伤害别人或幸灾乐祸,这就是霍布斯所说的“人为人是豺狼”。这么一来的话,道德判断就更是必要的。

在从事道德判断的时候,首先要记得各派伦理学都强调的四个“不可”:不可有偏见、不可有感情反应、不可完全考虑实用观点、不可按一个宗教信仰的权威来下判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