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ic 空间

vuePress-theme-reco Vic    2020
vic 空间

Choose mode

  • dark
  • auto
  • light
西方哲学
  • 哲学源自惊叹
  • 哲学双重系统
  • 努力安顿自我
  • 协调人神关系
  • 理性发出光芒
  • 启蒙必有挣扎
  • 伦理学的争议
  • 存在主义思潮
GitHub

Vic

0

Article

0

Tag

西方哲学
  • 哲学源自惊叹
  • 哲学双重系统
  • 努力安顿自我
  • 协调人神关系
  • 理性发出光芒
  • 启蒙必有挣扎
  • 伦理学的争议
  • 存在主义思潮
GitHub
  • 为什么是哲学
  • 极简哲学史
    • 古希腊哲学
    • 中世纪哲学
    • 近代哲学
    • 现代哲学
  • 哲学的起源
  • 唯物论与唯心论
  • 原子论与辩士学派
  • 苏格拉底

极简哲学史

vuePress-theme-reco Vic    2020

极简哲学史


Vic

西方哲学2600多年分成四个阶段:古代、中世纪、近代和现代。

# 古希腊哲学

时间:前6世纪 ~ 前2世纪(相当于春秋中叶到东汉初期)
空间:一共三站,爱奥尼亚(爱情海靠近小亚细亚的地方) --> 意大利南部 --> 雅典(在这里开花结果)

# 苏格拉底前的两大哲学派别

在苏格拉底之前已经有了两大哲学派别。一个是自然学派、一个是辩士学派。

自然学派最希望知道的是万物的来源,万物是怎么变化而形成现在这个状况的。他们有的说是水、气、土、数字...但是这些说法多无法得到充分的论证,所以很难取得共识。这就很容易变成独断论。

辩士学派的人喜欢游历各个城邦,看看不同的风俗习惯、不同的法律规章、不同的宗教信仰。如此一来他们就认为天下没有普遍的规则。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。他们教年轻人如何辩论、修辞、取得现实的利益。如果所有的价值都是相对的,那人到底应该怎样生活呢?多以他们这一派很容易陷入一种怀疑论。

#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核心

不论是独断还是怀疑,都对思想发展有着巨大伤害。这个时候苏格拉底出现,打破了上述两大哲学派别的思想困境。

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,而是城内的居民。你再怎么样都不能忽略人有他实际的生命,有他必须寻找的规则来安排他的生活。

——苏格拉底

没有经过反省检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。

——苏格拉底

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片纸只字,他对西方哲学的重大影响力主要来自他的徒子徒孙: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。

# 古希腊哲学的财富

先来看看文艺复兴时期,拉菲尔所画的《雅典学院》。画的中间站着两位先生。左边这个年纪比较大,一手拿了一本书,里面讨论宇宙是怎么来的,万物怎么开始的。另一手指向天空。而右边年轻一点的人手里也拿着一本书,书名叫《伦理学》。他的另外一只手指着地上。年长的就是柏拉图,年轻的就是亚里士多德。
柏拉图重视理性的思考,认为真正重要的是什么?是永恒不变的形式,它一定高居上界。
亚里士多德偏重现实人生的问题,所以手指着地上。
这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,一个偏重理性,一个偏重经验,就形成了后代整个西方哲学两大阵营

# 中世纪哲学

中世纪的特点是时间长、创见少。
代表人物:教父哲学——奥古斯丁;经院哲学——阿奎纳。

# 宗教的由来

我们现在所说的天主教是怎么来的呢?

它本是犹太社会的一个宗教团体。当时的犹太人认为从古以来就有一个上帝特别照顾他们,而他们在经历各种忧患,包括灭国这些灾难之后,仍然相信会有一个救世主。那个救世主就被称作弥赛亚或基督。

在公元前后,耶稣诞生了(今天所谓的公元纪年法就是以耶稣的年代为准)。他是犹太人,他被很多人相信就是救世主基督。因此相信耶稣为基督的人就被称为基督徒。

基督徒从古到今分为三大体系:大弟子彼得创立的天主教、西罗马帝国分裂后,东边以君士坦丁堡为主,分裂出东正教、马丁.路德宗教改革之后的新教。

# 早期的教父哲学

他们学习古希腊哲学,然后将他结合到宗教教育中。他们要证明一点:古希腊哲学虽然了不起,但他们最后没有找到出路。也就是最高的一个力量到底是什么?天主教神父就会告诉你,那个答案就是上帝。
而且即使古希腊有人说出了这个至高的力量,如柏拉图的理型世界、亚里士多德的本身不动的推动者都有提到,但是你如何跟这个至高的存在沟通呢?而教父哲学告诉你,上帝具有人的位格,可以与人沟通。

# 后来的经院哲学

使用哲学中的论证方法来证明神学中的一些观点,让宗教的教义能够应对各个方面的质疑。它比起教父哲学的先进之处在于人开始思考了。

# 近代哲学

四大社会思潮,两大哲学阵营。
用两句话概括就是:1、科学取代了宗教,成为知识的权威;2、人的经验与理性取代了神学,成为了我们了解宇宙和人生的基本依靠。

# 文艺复兴

旨在恢复古希腊和罗马初期的人文主义。

# 宗教改革运动

马丁路德是一位天主教神父,也是一位神学权威。他发现天主教存在三个重大问题:

  1. 天主教教会组织层层叠叠,人很多信徒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所信的是什么,只能够接触到那些传教的人;
  2. 天主教的宗教仪式太过于琐碎复杂,以至于很多人忘记了宗教里面最需要真诚的心;
  3. 天主教强调你有善的行为才能够得救,而善的行为也包括捐钱给教会。

他的改革有三个重点:

  1. 只要信就能得救,这是信仰原则;
  2. 你的就并不是的你功劳,不是你做什么好事,而是神的恩典;
  3. 你要全部依赖《圣经》。

# 科学革命

从哥白尼开始,到牛顿确立了整个古典物理学的原则。科学革命使得西方人眼界忽然放开了。进而开始航海,发现美洲新大陆。西方哲学的发展也开始蓬勃发展。

# 启蒙运动

启蒙运动时期涌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。从休谟、卢梭、伏尔泰...一路下在能够对当时的情况痛下针砭。他们要摆脱传统王权的控制和宗教信仰的禁锢,不受政治跟宗教的干扰,人才有自由思考的空间。

# 两大哲学阵营

  • 欧陆,欧洲大陆,以笛卡尔开始的理性论;
  • 英国,英伦三岛,从培根开始,经洛克发展下去,叫做经验论。

两者争执的焦点在于知识是怎么来的?先天还是后天。
理性论认为知识来自先天,因为先天的观念才能给你普遍性;
经验论认为知识是后天的。它是靠后天的印象到观念,在慢慢累积起来构成知识;
但麻烦的是,如果知识来自后天,就无法得到普遍性。你用的是归纳法,他不能保证知识永恒可靠。
这两大哲学派别其实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期就已经开始分了。

笛卡尔这边一路发展,影响到了康德。康德构建了完整唯心论系统,所以后面出现了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对峙。康德之后有黑格尔,黑格尔构建了绝对唯心论,所以有了费尔巴哈提出唯物论,加上马克思再进一步提出辩证唯物论。西方哲学一下进入了一个烽火连天的情况。

# 现代哲学

现代哲学有三大方向:

  1. 上帝死了;
  2. 寻找根源;
  3. 人类如何自处。

# 上帝死了

上帝死了

——尼采

经过中世纪,到尼采的年代,整个西方的道德观、价值观都建立在他们的宗教信仰上面,但那时很多人已经是阳奉阴违。尼采认为,你们信仰的上帝已经被你们这些信徒杀害了,上帝名存实亡。
后来他提出自己的超人哲学。简单说就是:上帝死了,我们自己要成为超人。西方人不能再以上帝做为借口,来遂行他个人的私欲,也包括后来巧取豪夺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。

# 寻找根源

西方人在寻找根源的时候,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:

  • 原始少数名族;
  • 古代的宗教和神话;
  • 其他民族的智慧。

# 人类如何自处

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,人类该如何自处?
所以现在西方哲学开始转向。从以前的形而上的思辨,从思考到的存在本身是什么、或者上帝是否存在、人性的本质如何。开始转向,转到关注人的具体状况。
从前的重视形而上学、知识论转到伦理学。
很多现代哲学都在讨论我与他者,我与自己应该如何相处。其中发展最多、最好、最完整,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的,就是存在主义。这里的“存在”是指用真诚的态度选择成为自己,承担自己的命运与挑战。